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出版部门: 《生命的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3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84/Q

邮发代号: 4-31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生命的化学杂志
  • 杂志名称:生命的化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336
  • 国内刊号:31-1384/Q
  • 出版周期: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
生命的化学杂志介绍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本刊栏目设置
综述、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教学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生命的化学杂志投稿须知

生命的化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稿件要求:

  (1)篇幅限制

  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应结合作者的研究领域,深入浅出地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篇幅6000~10 000字(3~5个版面)(特约稿件篇幅限制可适当放宽)。

  (2)投稿方式

  投稿须同时提供以下文件(均提供电子版,上传至投稿系统):

  a) 完整稿件文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参考文献。在文章题目前标明:投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联系方式。

  b) 投稿声明(见附件):由通讯作者手写签名,就如下内容做出声明:所有作者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或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全体作者同意将《著作权法》规定的除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持作品完整权以外的作品的所有版权如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的专有使用权与独家代理权授予《生命的化学》编辑部;文章如果被录用,同意按《征稿简则》规定支付审稿费和版面费,认可《生命的化学》编辑部所支付稿酬包括文章被其他检索期刊和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稿酬(以后被电子刊物收录,不另付稿酬)。

  c)专家推荐信(由相关领域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填写)。

  (3)格式要求(见附件)

  1)题名:文章的题目应言简意赅,方便检索,不超过15个字。

  2)作者名址:作者工作单位如为多个请用阿拉伯数字区分,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并列出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如有增减作者或变更署名单位,需全体作者同意(向编辑部提交手写签名的申请)。

  3)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字数200字左右。

  4)英文题目、名址、摘要:应与中文的对应,注意介词的选择和搭配;请注意时态、语态;请尽量避免过长的句子,以免造成表达上的歧义。

  5)关键词:3~8个且用";"隔开

  6)图表:本刊提倡图文并茂,图表尽量生动,内容丰富。插图请插入文稿中,放在文中相应位置(正文中首次提到该文段的下一段之前或距该处最近的别的位置)。从外文资料引用的图表必须标明其来源(参考文献),如:“图1SPAG9蛋白结构示意图[8]”。插图应为清晰的照片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的图形文件(分辨率300 dpi的tif文件或矢量格式文件)。图中文字除专用符号外请用中文。

  8)度量衡单位、名词:度量衡使用国家计量局198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单位名称和符号。科学名词、术语采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英汉-汉英生物学名词》(2002年版),以及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汉英生物化学词汇》、《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英汉化学化工词汇》、《英汉生物物理词汇》等。请规范和统一使用中文名词。有争议的译名或无译名的请注明英文或拉丁文。外国人名、地名,以及生物的学名一般可用原文,如译成中文时,应用国家或国家授权部门公布的、惯用的译名。对尚未统一的和不常见的、读者不太熟悉的译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请务必给出中文全称并于其后加括号写出英文原文及英文缩写,即中文全称(英文全称, 英文缩写),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在文中再次提到该词时,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如上例中名词,再提到时直接用“HDAC”即可;尚无译名或难以定名的,请直接用英文原名。请不要自造出使读者难以理解的或似是而非的译名。基因座名称的英文缩写一律要用斜体,全部大写或全部小写或首字大写;基因的位点用正体大写;突变或等位基因的符号或数字,用正体。蛋白质名称的英文缩写一律要用正体,全部大写或首字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名称的英文缩写前3个字母要用斜体。

  9)参考文献本刊提倡来稿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对国内外同行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给予充分反映,尤其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提倡引用未曾正式公开发表的论著、读者很难或不可能查阅的文献。所引文献以作者全文阅读过的近5年的原始文献为主,以不超过50篇为宜。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中引用处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文献编号。


生命的化学杂志往期文章